• 欢迎访问黑龙江自考网!本站为考生提供黑龙江自考信息服务,网站信息供学习交流使用,非政府官方网站,官方信息以黑龙江省教育考试院https://www.hljea.org.cn/为主。

联系我们:

距10月准考证打印还有30

距10月自考考试还有37

考生服务:

  • 报名报考|
  • 考试安排|
  • 所在位置:传爱自考网 > 自考试题 > 2020年黑龙江自考《农业生态基础》预测试题(4)

    2020年黑龙江自考《农业生态基础》预测试题(4)

    2019-11-13 17:52:00   来源:其它    点击:   
    自考在线学习 +问答
       

      4 简述水生演替系列。

      答:(1)自由漂浮植物阶段t最初水体很深,因光用和空气的缺乏没有体形较大的绿色植物,只有一些漂浮生长的浮游植物。

      (2)沉水植物阶段:由于浮游生物残体稻秧驭和湖岸陆地上冲刷所带来的矿物质颗粒。天长日久逐渐使湖底抬高,这时首先出现的是轮藻属植物,它是湖底深地上的先锋植物群落。之后其它藻类流水植物相继出现并生长。

      (3)浮叶根生植物阶段:随着湖底变浅,浮叶根生植物出现,如睦莲科的莲等,这类植物的叶密集于水面或水面以上,使水下光照条件变得不利于沉忒植物的生长,使之下沉到深水部位生长。浮叶根生植物体形较大,聚积的有机物使湖底抬高过程加快。

      (4)直立水生植物阶段:由于水层的继续变浅,直立永生植物出现,主要有芦苇、香蒲、泽泻等,它们的根茎发达纠缠纹结,使湖底很快被填平,开始露出水面与大气接触,具有了陆生环境的特点。

      (5)湿生草本植物阶段;抬升出水面的土壤富含有机质,土壤水分近于饱和,于是一些莎草科与禾本科的湿生植物开始生长并形成群落。在干旱地带,由于蒸发强烈,土壤很快变干燥,水位下降,医生草类逐渐被旱生草类所取代。

      (6)木本植物阶段:在湿润地带,群落的演替继续进行,在湿生草本群落中首先出现混生准本,而后形成森林。在干旱地带也可能形成森林。

      5 简述农业生态工程遵循的生态学原理?

      答:(一)物质循环及再生原理

      (二)能量流动与转化的食物链原理

      (三)生态位原理

      (四)生物种群相互作用原理

      (六)边缘效应原理

      (七)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原理

      (八)群落结构及演替原理

      6 何为人工调控?农业生态系统经营者的直接调控包括那些方面?

      农业生态系统人为调控目的在于改善系统功能,提高系统效率。为此,必须对农业生态系统内生物种类、数量、比例及时空组合等进行调控,对环境条件进行改造,对政策、资金、技术等进行配套和协调。所以,农业生态系统调控的本质就是对系统组成和结构的调控。

      一、个体水平的调控

      二、群体水平的调控

      三、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物质循环特点的调控

      四、系统输出的调控

      五、生物环境的调控

      六、区域系统水平的调控。

      7 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主要途径包括哪些方面?

      (1)发展多种类型的次级生产,充分利用初级产品。①发展草食动物。②充分利用水面、发展水面养殖。③充分利用腐生食物链,进一步提高初级产品的转化效率,生产多种次级产品。

      (2)加强饲养管理,科学喂养。加强饲料管理,科学喂养,是提高次级生产力的最基本和最重的途径。主要方法有:①协调饲养量与饲料量的关系,提高饲料转化效率及产品质量。②选择最佳配合饲料,科学喂养。

      (3)混合饲养,多级利用。畜禽的混合饲养,多级利用,可使饲料中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得到充分、有效的利用,提高转化效率,获得更多的第二性产品。

      8 农业生态系N、P循环的特点。

      氮素的输入包括(1)生物固氮;(2)气象固氮;(3)工业固氮;氮素的损失(1)淋溶损失;(2)有机物燃烧损失;(3)土壤通气不良在“NO3-→NO3-→N2-”的反硝化作用下损失,进入大气等几个方面,只要答对其中两个方面即可的分。

      磷循环的特点:磷是典型的沉积型循环。以地壳为其主要贮存库。生物圈中的磷主要来自磷酸盐岩石及有机残体而形成的有机磷酸盐。磷必须形成可溶性磷酸盐才能被植物吸收进入循环。磷由于降水而从岩石圈溶解到水圈,形成可溶性磷酸盐。被植物吸收形成含磷的有机物,如再经过一系列消费者的利用,最后仍将含磷的有机物归还土壤,经微生物分解,又转变为可溶性磷酸盐,供植物利用,完成磷的一次循环。

      9 简述同等重要与不可替代规律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。

      作用于生物体的生态因子,都具有各自的特殊作用和功能,每个生态因子对植物的影响都是同等重要和缺一不可的,缺少任一项都会引起植物生长发育失调。例如温热条件为生物提供了生长发育的热量环境,而水则提供了生物生化反应的媒介和组成成分。上述两个生态因子的功能虽不相同,但却是同等重要的。

      10 简述限制因子原理。

      最小因子定律也称李比希(Liebig)定律,它是1840年德国著名化学家李比希研究发现并提出的。他发现作物产量常受到土壤中含量少,但作物又大量需要的营养元素的限制,他认为,生物的生长发衣需要各种基本物质,在“稳定状态”下,当某种基本物质的可被利用量接近所需临界量时,这种物质将成为一个限制因素。在此基础上,英国的布莱克曼(Blanckman 1905)将它发展为“最小因子限制律”。该定律说明,基本生态因素之间存在相互联系、相互制约的关系,如某一因素的数量特别不足,就会限制其它因素的作用,进而影响作物的产量

    黑龙江自考报名预约

    我已阅读并同意《用户隐私条款》

    上一篇:2008年7月大学语文(本)自考试题
    下一篇:2008年4月大学语文(本)自考试题

  • 传爱自考网便捷服务
  •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

    与其他自考生一起互动、学习探讨,提升自己。

   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

    随时获取自考信息以及各类学习资料、学习方法、教程。

    自考押题资料领取更多>

    扫码小程序选择报考专业

    进入免费做题学习

    查看了解自考专业

    查询最新政策公告

    进入历年真题学习